煮蟹割傷手  台婦染創傷弧菌亡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7/10/11 08:00

分享:

分享:

進入食蟹季節,小心處理不當染創傷弧菌送命。

進入食蟹季節,但處理不當隨時無命。

台灣彰化一名婦人近日煮蟹時被蟹螯割傷手指,其後手掌腫脹,並被確診受創傷弧菌感染,她拒絕截掌,最終病逝。本港今年已有11宗創傷弧菌引起壞死性筋膜炎(即食肉菌感染)個案,當中有4宗為死亡個案,死亡率約3成。

據台灣當地報道,該名68歲婦人在家煮蟹時被割傷右手食指後不為意,吃飯時其食指已發麻和腫脹,惟她只塗了消炎藥,至翌日整個手掌腫脹才求醫,她卻拒絕截肢,創傷弧菌擴散至手肘、肩膀,她最終在受傷的第4天,因敗血症病逝。

本港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指,創傷弧菌是常活於和暖海水的細菌,若傷口接觸海水,或進食被該細菌污染的食物可致感染。2010年至今,中心共錄得113宗創傷弧菌引起的壞死性筋膜炎個案,死亡個案有32宗。死亡率約3成,而單是今年7至8月最少有7宗個案,有個案曾到街市買魚或到海邊游泳,其中3宗為死亡個案。

香港急症醫學會會長蔡振興指,本港最常見感染創傷弧菌的渠道,是於街市魚檔被含菌的污水濺到傷口,或處理海鮮時被魚鰭、蝦頭和蟹鉗等割傷受感染,小部分個案則找不到傷口,「因為大家通常不愛吃熟透的海鮮,可能在進食時被海鮮鋒利的部分割傷食道,在體內感染。」

蔡補充,創傷弧菌感染發展速度快,若發現有可能接觸到該菌的傷口,而細小傷口引起不成比例的巨大痛楚感,便應立即求醫,初期可以抗生素治理,否則就要進行手術截肢,阻截細菌感染擴散致死。

急症室專科醫生馮顯達則指,食肉菌感染早期病徵為傷口出現疼痛、發炎、紅腫等徵狀,感染初期臨床診斷確實極為困難。後期被食肉菌感染的人士皮膚或會劇痛、紅腫及出現急速的組織壞死。「可在幾小時內發病,大家要特別留心。」馮提醒。

綜合生防護中心及急症科醫生的忠告,處理海鮮時要帶上手套、將海產徹底洗淨、徹底煮熟海產才進食,及前往街市時避免皮膚接觸污水;而長期病患者、長者、孕婦等高危人士應更小心。

【其他熱話】秋季行山賞秋葉 由愉景灣行到梅窩食海鮮

【其他熱話】港版築地香港仔魚市場導賞團 教你揀海鮮小貼士【有片】